劍橋是個大學城,所以一到聖誕節假期,不但政府機關、商店不開,整個城市也因為大部份的學生都回家鄉去而顯得空蕩蕩的。
連續下了好幾天雪難得出了太陽,於是又到了我們使喚小藍的時間。這次我們也不想走太遠,只想去劍橋東南邊的幾個小城市晃晃。
我們太會玩了,去過很多地方之後最容易染上的毛病就是容易覺得沒什麼,能夠讓我們發自內心感到“哇這個地方真棒”的地方愈來愈少。
可是我們很幸運,不小心被我們誤打誤撞發現一個很像童話故事的地方。
劍橋是個大學城,所以一到聖誕節假期,不但政府機關、商店不開,整個城市也因為大部份的學生都回家鄉去而顯得空蕩蕩的。
連續下了好幾天雪難得出了太陽,於是又到了我們使喚小藍的時間。這次我們也不想走太遠,只想去劍橋東南邊的幾個小城市晃晃。
我們太會玩了,去過很多地方之後最容易染上的毛病就是容易覺得沒什麼,能夠讓我們發自內心感到“哇這個地方真棒”的地方愈來愈少。
可是我們很幸運,不小心被我們誤打誤撞發現一個很像童話故事的地方。
第一次織的貝雷帽,因為戴起來像滑雪帽,而沒有貝雷帽的特徵----像香菇一樣底端的帽緣部份窄,帽子的中間部份寬起來,帽子頂端再縮窄起來。所以後來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拆了重織。
這次我自作主張把原先的織圖給改了:
話說這次的英國road trip本來不在我們的計畫範圍內。聖誕假期,這裡的人都會放個一、兩星期的假回家去,我們也早在九月中時著手計畫我們的聖誕假期。當時我們的想法是,冬天天冷,想到南部溫暖一點的地方去。我一直很想去西班牙,而葡萄牙也是個很有味道的國家,於是我們當時就計畫聖誕節假期去西、葡,機票和前面兩天的飯店都訂好了。等到十一月,H去倫敦辦理西班牙簽證時,才發現我們必須準備三個月的bank statement。當時我們才搬來英國兩個月,哪來三個月的bank statement?免申根簽證的新規定還要等到明年一月中左右才生效,看來我們是出不了國了,於是只好打消我們的西、葡之旅,另外計畫一個英國境內的旅行。
12/18 (Saturday):Edinburgh(愛丁堡)----Newcastle-upon-Tyne
夜宿Whitney Bay
【Edinburgh(愛丁堡)】
其實我很久以前就來過愛丁堡了,當時是2003年夏天,我來英國玩時順便來愛丁堡拜訪朋友,還在朋友家的沙發睡了兩個晚上。沒想到過了七年後又重遊此地,而朋友早就搬離英國。舊印象和新印象重疊,心裡著實有點感慨。
12/17 (Thursday):Inverness----Edinburgh(愛丁堡)
夜宿Edinburgh
【Inverness】
晚上車子一駛進Inverness,我的心情馬上雀躍起來。Inverness是Scotland Highland的capital,城市不大但可愛、熱鬧,重點是還有一條河從市區流過。我們的飯店就訂在河岸邊的Bank Street上,所以一check in後我們就走到街上晃晃。
12/16 (Thursday) Glasgow(格拉斯哥)----Inverness
夜宿Inverness
根據氣象預報,今天開始Scotland地區會開始下大雪,所以一直抱持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運氣好一點的話頂多風景都被低垂的雲層和大雪遮住,運氣差一點的話搞不好會被困在Inverness回不了家。沒想到早上過沒多久雲層漸漸散去,老天爺很賞臉地賜給我們一早上的好天氣,從格拉斯哥沿著A82公路北上Inverness的沿路風景美得不得了。本來還對冬天來Highland看不看得到風景有所顧忌呢!結果在這裡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目不暇給,一路上都睜大眼睛生怕錯過周圍難得的美景。看到天氣這麼好,景色這麼美,我們都很興奮。
Loch Lomond, Scotland.
12/15 (Wednesday) Manchester(曼徹斯特)----Glasgow(格拉斯哥)
夜宿Erskine
【Manchester(曼徹斯特)】
我們這次在曼徹斯特住的是公寓式的旅館,旅館本身就是個一房一衛一廳的公寓,廚房裡面連簡單的鍋碗瓢盆都有了,所以晚餐就是中午外帶的乾炒牛河和泡麵,很像在自己家裡。
12/14 (Tuesday) Liverpool----Manchester
夜宿Manchester
【Liverpool利物浦】
這次我們又延續以往旅行的風格,只事先訂了旅館,其他什麼功課都沒有做就上路了,偏偏Liverpool住的旅館房間連想上個網臨時抱佛腳找資料,上網1小時要價5英鎊,24小時10英鎊,想到為了上個網要花這麼多錢就不爽(後來住多了英國旅館我們才知道大部份的三星旅館都是這個價)。還好我聰明,拿了Liverpool sightseeing bus的地圖後,突發奇想乾脆我們就開車沿著觀光巴士的路線圖繞一圈算了,這樣才可以把大部份有名的景點一網打盡。事後才發覺這方法還真是個奇招,非常適合跟我一樣不喜歡做功課的懶人。
Liverpool是個非常小巧的城市,比起之前的伯明罕和後來我們去的曼徹斯特,Liverpool反而讓我們流連忘返。Liverpool大部份的建築都是兩層樓高的紅磚建築,比起其他大城市裡蜿蜒崎嶇的高速公路和一個比一個高的大廈,Liverpool真是顯得和藹可親。大部份觀光景點都集中在市中心,在步行可達的範圍內,而且市區的公車和地鐵都很發達,非常適合花個一天時間在這裡慢慢走慢慢看。
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Christ the King Liverpool。對於逛膩了歐美教堂,覺得教堂都長得千篇一律的人,看到這個教堂一定會充滿了驚歎。不但外觀非常現代(太空船?),就連裡面的壁畫、標語都是義工們的傑作,非常有藝術感。
為了這次的pre-Christmas旅行能夠拍好照片,H不辭花費巨資(老娘還犧牲了回台灣的來回機票)買了相機Canon 5D。然後才在網路下單,H馬上就跟我承認說其實為了拍英國的大山大水還需要另外再買一個廣角鏡頭來配合他的Canon 5D。不是說我不贊同H培養其他興趣,只是如果這興趣需要花費英國台灣來回機票好幾張的話,這興趣也未免太昂貴了吧︸_︸
但考慮到英國到處都是城堡、田野,接下來還要去蘇格蘭的Highland,Canon 5D本身所附的50 mm定焦鏡頭根本拍不出來,所以在出發去旅行的前一天,我們又不辭辛苦開了兩小時車到Norwich的Canon warehouse含淚買下Canon 16-35mm的廣角鏡頭,這下子連我在英國年終最大的折扣季買新衣的quota都沒了(其實還是有凹他買美衣給我啦,不然我要怎麼美美的入鏡呢,嘻)。
好了,這下子我們把所有的工具都買齊了,總算可以上路了。我們的七天六夜英國之旅計畫是這樣的:
12/13 (Monday): Cambridge(劍橋)----Birmingham(伯明罕)----Liverpool(利物浦)
夜宿Liverpool
最近讓我廢寢忘食的就是這頂all day beret貝雷帽了。首先是這個帽子的顏色很吸引我(根本是模特兒太美了吧),這個叫做lipstick口紅色的帽子配上薄薄的毛衣走在路上光是想像就很吸引人,所以我也不管現在這種快要0度的天氣戴這種有很多洞洞的帽子一點也不會保暖,而且冷到每天把自己穿得跟熊一樣,薄毛衣只能用想像的,反正我就是要先為自己織一頂就對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話說買了小藍之後,平常不外乎只有開去超市買菜、上班、或去火車站而已,為了實際發揮小藍的功用,這次的週末我們去了鼎鼎大名的格林威治,順便測試一下新買的GPS,希望除了上次帶我們在家裡附近兜了五分鐘圈子以外,這次可以有更好的表現。從劍橋到格林威治只有65 mile,沒想到開到快要到倫敦的時候,在隧道裡塞了太久,搞了兩個小時才到。
格林威治在倫敦東南方,在1884年舉行的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上正式將通過格林威治的經線設為本初子午線(Greenwich Meridian Line),也就是地球經度0度的地方。而這條本初子午線除了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簡稱GMT)訂定的依據,同時地球也就是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劃分爲東半球和西半球。也就是說全世界的時間和地點都是由格林威治定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Map of Greenwich。格林威治又叫作綠色的城市,果然這張地圖裡面綠色的部份佔了大半。
粉紅色的毛線一連摸了快一個月,好不容易完工了,終於可以買新毛線了。問題是我急功近利,太細的毛線球的話不知道要織到哪年哪月,還是換一個更粗的毛線比較好。在賣毛線的店裡逛了半天,最後看上的是這個-----名字叫做Gedifra Riana Big Color,毛線的成份是50%羊毛、45%壓克力、5%人造絲,摸起來軟軟的好舒服,所以價格也不親民----50克、30公尺的毛線就要4.25英鎊(那織一條圍巾需要六球毛線,不是比在外面直接買條圍巾還貴嘛-____-" )
挑選了這個毛線不只是因為質料好,而且顏色也很特別,主要的顏色是最inn的紫灰色,還不時夾雜一點點黑色和白色的毛點綴,這樣的毛線不需要織什麼特別的圖案,顏色本身就已經很漂亮了,光是想像織好之後圍上大大厚厚的長圍巾就很開心了*^﹏^*
又到了做針線活的時間了。C小姐一離開,白天的時間馬上閒了下來,想想乾脆繼續玩玩我的新hobby,再另外變點花樣織個圍巾吧(以雙子座喜新厭舊的個性來說,目前對於織圍巾還沒有厭倦,也算是非常持久了吧,哈)。
第一條織的圍巾,因為只是實驗性質而已,我只求我能夠熟練幾種基本的打法,完全沒有按照織圖來打(其實織圖我也看不懂),所以只是上網看了兩種最基本的打法:knit(下針)、purl(上針)的video,然後把這兩種織法反覆練習而已。這一次我一定要按照織圖打個美麗的花樣。
這幾天前同事C小姐自紐約來訪,又遇上H的夫婦朋友W來英國出差時來Cambridge短暫拜訪,因為W夫婦打算從倫敦一路玩到Cambridge、Edinburgh(愛丁堡),所以從Cambridge開車到Edinburgh的路上會在York停一個晚上,問我們有沒有興趣跟他們一起去York。想一想既然旅途上有伴,我也就很即興的答應了,遂馬上打包了行李拉了早上才下飛機的C小姐一起坐上了W夫婦的車。
雖然之前覺得York好像是個有名的觀光景點,但後來在車上看了W夫婦的旅遊書來看之後,才發現書中York的景點介紹只有簡短的兩三頁,偏偏從Cambridge開車到York需要四小時!那我從York回Cambridge不就得再花上四小時?真是太衝動了....
到達York時已經晚上快要十二點,還好我們出發前臨時上網訂的旅館小而精緻,我已經很久沒有住到這麼好的旅館了。尤其旅館裡面有很多bar room,或者library,都擺設的非常精緻,房間的顏色也非常溫馨,在一排排的圖書旁邊,還有一排小bar台可以點酒來喝,給人非常舒服的感覺。
雖然我們住在劍橋市中心外圍的地方,不過走路三分鐘的距離就有三班公車經過算是很幸運的了。只不過雖然早上8:30過後是每20分鐘一班公車,但過了晚上六點多之後,卻是每一小時一班。星期日或國定假日時,公車也是每小時一班,晚上六點多之後就沒公車了。時間如果沒有抓好,就會像我們上次那樣在候車亭等了一小時公車才到。除了等公車以外,平常H上班都是騎腳踏車,即使外面已經是十度左右的天氣,騎了十五分鐘之後都滿身大汗,很容易感冒。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們也要買車了。我娘家從來沒有買過車(爸媽都不敢開車),所以雖然我早早就考了手排駕照,都沒有什麼開車的機會,之後出國也都是住在大城市,搭個地鐵就好了。所以買車對我來說是個大事,沒有好好研究仔細的選怎麼行呢?
二十幾歲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將來要當家庭主婦,也從來沒有想過如果將來當了家庭主婦,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上一輩的人總是說興趣可以當飯吃嘛?所以鋼琴學到小五就不學了,因為上國中後要用功讀書。國樂練到大三也停了,因為得考國考。我喜歡的體育課或球類運動,早也因為類似原因漸漸停止,生活變成以目標導向,如果一件事情跟工作賺錢無關,就漸漸不去關心了。結婚後開始當起家庭主婦後,很幸運地發現我喜歡煮飯,以前單身時只會下水餃煮泡麵跟室友蹭飯的我竟然像是突然開竅似的煮的東西竟好吃了起來。
人的改變是很奇妙的。有時候別人每天不厭其煩要你做什麼,腦子就是怎麼就想不通,卻可以對別人突如奇來的一句話找到靈感。來了劍橋後,有天小貓開玩笑的跟我說,要開始打毛線了嗎,我腦中的電燈泡卻亮了起來。
來到Cambridge,一定要嘗試的就是punting了。想當初徐志摩就是punting了才寫出膾炙人口的再別康橋,可惜Cambridge的天氣時好時壞,從我們搬來之後每天都是在下雨----放晴----下雨----放晴之間打轉。這幾天氣溫有點回暖的跡象,趁著“千年最冷“的冬天還沒真正來臨前,慫恿H下午蹺班就先來punting了。
吃膩了大塊牛排、羊排後,今天打算換個口味,所以買了豬肋排,打算大口大口啃肉(我們哪一天不是大口啃肉^_^|||?)
上網找了pork rib的食譜,可是眾家學說上百種,實在叫人不知道該follow誰的做法。平常上餐廳吃豬肋排時,我其實不喜歡barbeque sauce的味道,覺得那種口味好鹹好甜又好膩(是說我也挺挑的)。依稀記得用mustard sauce和honey就可以簡單作成pork rib的sauce,然後網路上大部份的pork rib做法都得先煮再grill搞個兩個小時以上,好不容易被我找到只需要一小時的簡易honey mustard pork rib食譜,改了點做法就變成今天的晚餐了(老公說比餐廳還好吃耶,嘴真是太甜了*^﹏^*):
自從來到英國之後,我們家吃飯時用刀叉比用筷子的時間就多出很多。原因無他,其一是因為我們家目前還沒有電鍋,煮飯太不方便了,其二是因爲肉價在這裡相對來說便宜很多----雖然肉類價格有高有低,但我有找到四塊羊排只要2.5英鎊,牛排也有看到一塊4英鎊的,以前在日本買不下手的東西現在一次買一堆在冰箱放著,搞得我們冰箱被肉塞爆。
這道煎羊肉是我的拿手料理,說拿手,實在是因為太簡單了,也是20分鐘以內就可以上桌的菜,簡直比做中菜還偷懶。
【London(倫敦)】
趁著天氣好,再加上朋友的朋友來訪,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就坐火車殺到倫敦。
其實如果花個25英鎊辦張Network Railcard的話,非尖峰時間到倫敦的車費比原價便宜了三分之一,所以後來我們用這張卡買到倫敦的來回火車票+倫敦地鐵一日券竟然只要10.5英鎊,真是難以想像的划算。
雖說這次大家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到白金漢宮看衛兵交接,但因為我早在七年前就已經看過了,所以早上趁大家在白金漢宮外排隊時,我就跟大家分道揚鑣,溜到Piccadilly Circus幫我和H補貨買冬衣。在劍橋市中心逛來逛去,不外乎只有H&M和Zara稍有逛頭,結果我一來到倫敦Piccadilly Circle的Sting後,馬上就像土包子來到大觀園,在裡面逛得不亦樂乎起來。
到了跟大家會合的時間好不容易走出Sting,看看四周,才發現整條Regent Street上什麼常聽到的歐美品牌都有。我這個剛來到倫敦的土包子哪知道世界之大?可惜已經來不及了。只好飲恨~~
National Gallery。
劍橋就像大部份英國的其他城市一樣,一年365天裡大概364天都在下雨。從我們搬到劍橋開始,每天雨下下停停,天空陰霾的時候占大多數,所以難得雨後放晴時的短暫時光就顯得特別珍貴,讓人有忍不住想跑出去散個步曬個太陽的衝動。
但這畢竟是錯覺。即使在太陽露臉的時候,天氣也差不多在攝氏15度左右,太陽一不見,溫度馬上drop到12、13度,所以大部份的時候都在家裡冬眠。
於是我們第一次出遊的時候就被這種看起來陽光燦爛的大好日子給騙了。
因為我們還沒有車,所以在visitor center找到的從Cambridge出發的旅行團,找了我們一直想去的Stonehenge & Bath的tour就報名了。
【Stonehenge】
坐了兩小時左右的車,好不容易到了我們的第一站----Stonehenge。Stonehenge據說是5000年前建造的,推測當初應該是用來當作graveyard的。
搬到劍橋已經一星期了。
先分享好消息吧。我們住的公寓跟東京的公寓相比真是無敵大。為了不再發生買了傢具之後為了搬家又得以賤價賣掉送掉(日本的二手市場非常之不發達,我們的大型傢具後來都在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的心痛價賣掉,連我們才買了一年的床最後都因為賣不掉只好送人),這次為了減少麻煩,我們刻意找了間有附傢具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