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08 Thu 2009 11:09
  • 雜感

January 8, 2009(木曜日)

這幾天天氣太冷,完完全全懶在家不想出門,頂多在附近的Starbucks看“Kite Runner”(雖然只看了四十頁,但可以預想到不久的將來將發生沮喪的劇情)、把日劇“華麗一族”看完(又是個從頭到尾的大悲劇),及在住處附近買買菜而已。這個住處附近的菜攤,從我第一次去買菜就討厭起她來。一般的日本店員,總是對客人必恭必敬,不管你做什麼,有沒有買東西,一定是左一句『嗨』右一句『嗨』,非常恭敬有禮。然而我第一次去菜攤時,問老闆娘高麗菜多少錢,她卻硬是不肯回答我,還逼我買我手中的大白菜,並且我走到哪她跟到哪加上碎碎念時,我就討厭起這個老闆娘了。但是因為這個菜攤離住處最近,偶爾也還是會去那裡買水果,只是我買完水果就走,避免跟她進一步接觸。昨天又晃到那裡想買青菜,竟發現光是大蒜竟有兩種價錢。其中一種大蒜,光是一顆就要三百円,老闆娘一看到我一臉嫌貴的表情,就推薦我另一串加起來約十來顆的大蒜,竟也只要三百円日幣。原來貴的大蒜是日本產的,據老闆娘說法是比較甜,另一個便宜好幾倍的大蒜,是中國產的。雖然很想嚐嚐看這個日本產的甜大蒜,但礙於價錢,還是選擇了便宜的。老闆娘看跟我說開了,就直接了當問我:

『你不是日本人吧?』

『不是。』

『你是中國來的?』

『不是。我從台灣來。』

『台灣啊....我其實從你第一次來的時候就看出來你不是日本人了。看你的臉就知道了....』

騙鬼,我猜老闆娘頂多也只是從我沒有像日本人一樣說一句話就不斷鞠躬的動作,再加上我破爛日文所推知的吧。根據我很久以前做的區分是哪國人的測驗,亞洲人的臉其實沒有這麼容易區分。不過礙於日文程度有限,只跟老闆娘『喔』了一聲就結束了對話。不過看起來我跟老闆娘的關係似乎有了改善吧。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nuary 3, 2009 (土曜日)

自由が丘(じゆうがおか)--六本木Tokyo Midtown逛街

今天與友人A、B約在涉谷忠八犬前見面要一起坐東急東橫線去自由が丘,非常興奮,我幻想可以學日劇女主角一樣在這個雕像前等人的願望終於可以成真了。

【自由が丘】

自由が丘的步道非常適於逛街散步,街的兩旁都是服飾店。



今天到自由が丘的目的是尋找這個叫做Sweets Forest的甜點店。叫做Sweets Forest,顧名思義是在一片粉紅色的森林中,非常夢幻。



鮮艷欲滴的草莓蛋糕


連香港來的點心“九龍”看起來也令人垂涎三尺。



【六本木Tokyo Midtown】

日本人相當厲害,連逛街的地方都弄得很漂亮。這個六本木的Tokyo Midtown跟六本木Hills一樣都是很大的購物中心。在這裡只要仔細觀察,都可以看到許多具有巧思的裝飾藝術。



連休息區的椅子的形狀都很特別。



p.s.感謝友人A、B提供的專業照片(H說你們會很樂意當我blog的模特兒,如果不願意請告知:P)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nuary 2, 2009(金曜日)

銀宿shopping--月島文字燒

今天友人A、B從台灣來訪,所以又是吃吃喝喝+shopping的一天。我們到了銀宿,在木村家看到一堆人排隊,所以我們也跟著湊熱鬧買了紅豆麵包。在swiss grill吃了咖哩豬排飯後,接著就到附近的松屋及三越百貨搶購福袋了。這幾天日本的百貨公司在大拍賣,在路上看到每人手上都有好幾個購物袋,再加上百貨公司裡的售貨員用像倒數計時一樣的語氣叫賣著,讓人感到一陣緊張,好像今天不買就會後悔萬千似的。百貨公司的小姐都很有禮貌,就算只試穿不買也一樣對客人恭恭敬敬,對我鞠躬又鞠躬,完全不像台灣的百貨公司小姐,如果試穿到後來沒有買,一定是馬上臉色大變,一把搶過我手上的衣服吧。不過可惜,日本所謂的大特價也只是從一件三萬多元的衣服減價個五千圓,還是很難出手。外國人如果買了東西,還可以帶著護照來退約5%的稅。

【文字燒】(もんじゃ焼き)

晚上我們來到月島這家月島もんじゃ一樹吃文字燒、お好み焼き和あんこ巻。文字燒的做法是用油熱鐵板後,先把菜料炒軟,再把其他肉類加入一起拌炒。綜合菜料軟化後,在中間挖一個洞,把混著高湯的汁倒入中間的洞中,待綜合菜料周圍開始呈現咖啡色的變色狀態後,用鏟子在菜料上以8字型均勻攪拌,撒上海苔粉後就大功告成。

【あんこ巻】(あんこまき)

這是我第一次吃あんこ巻(豆沙糯米卷),對我來說非常新鮮有趣。老闆先用糯米汁倒在鐵板上,加熱後凝固變成餅皮(有點類似可麗餅的做法),加上豆沙餡後捲起切塊,就是鹹鹹甜甜的糯米卷了。果然好吃又好玩,適合大家一起來。價格也不貴,四個人才五千多日幣。

晚上回到家後,吃友人帶來的王師父的金月娘配著Yukiko送的御銘茶,好吃到要飛上天了。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nuary 1, 2009(木曜日)

清水寺(きよみずでら)--高台寺(こうだいじ)



【清水寺】

 

DSC03145.jpg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31, 2008 (水曜日)

奈良:東大寺(とだいじ)--春日神社(かすがたいしゃ)--興福寺

京都:八坂神社(やさかじんじゃ)跨年

 

【奈良公園】

 

DSC02983.jpg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30, 2008(火曜日)

金閣寺(きんかくじ)--三十三間堂(さんじゅうさんげんど)--京とうふ藤野的豆腐餐--伏見稻荷大社(ふしみいなりたいしゃ)--かねよ鰻魚飯--梅屋紅豆湯--三条通


【金閣寺】

為了趕赴中午與Yukiko在京都車站的午餐之約,今天一早就開始趕行程。京都的景點特別多,我知道我們沒有辦法在五天四夜的行程裡全部都走完看完,再加上很多寺廟都在過年期間關閉,所以我對這次的行程的要求很少,只有一定要去金閣寺、銀閣寺、清水寺和有枯山水的寺廟,於是一早我們便先坐公車到金閣寺。

DSC02851.jpg

小時候跟團來京都時,就已經來過金閣寺了,過了這麼多年再來,還是一樣被金閣寺的金光閃閃華麗的外表給震懾到。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29, 2008 (月曜日)

拉麵小路(らーめんこうじ)(寶屋)--東本願寺(ひがしほんがんじ)--西本願寺(にしほんがんじ)--祇園花見小路(ぎおん)--四条通逛街



我們一大早坐新幹線,到京都時已經中午了。一到京都我們馬上殺到伊勢丹十樓拉麵小路的『寶屋』

DSC02729.jpg

第一次坐新幹線。

 

DSC02731.jpg

 

DSC02738.jpg

外面排了好~~長好長的隊伍。

 

DSC02744.jpg 

來自於京都的寶屋其拉麵的湯頭是豚骨湯頭,我覺得比博多拉麵的豚骨拉麵還多了些層次感,這算是我吃過很不錯的拉麵了。在日本吃吃喝喝久了後,漸漸習慣了日本的物價。一個肉饅頭要三百多日幣(等於3.89元美金,128元台幣),一碗紅豆湯+兩小塊麻薯要四百多到一千多日幣不等,相形之下一碗七百多日幣的拉麵相等於買兩個肉饅頭的價錢,勉強稱得上是平民料理(不禁讓我懷疑日本人的月薪到底多少?)

*好吃程度:4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28, 2008 (日曜日)

在家悶了一天,今天決定找家甜點店來吃。隨意逛逛網路之後發現了這家位於六本木Hills的Harbs。六本木Hills是個大型購物商圈,它的空橋、漂亮的天花板和牆壁外圍都很有設計感,美國的shopping mall相形之下真是破爛多了。

DSC02701.jpg 

這家六本木的Harbs算是裝潢最漂亮的分店了,不能免俗的也得排上一會兒隊伍。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27, 2008 (土曜日)

從北海道回來之後,因為H忽然得了急性腸胃炎,我們只好在家裡待了一天。今天天氣很好,終於有機會可以去築地走走。事實上最近築地市場為了抗議觀光客老是亂摸魚獲,所以直到明年一月十七日為止都停止對觀光客開放。雖然去不了築地市場看看魚市批發的情況,到築地場外市場打打牙祭也是挺不錯的。星期六食客、觀光客特別多,看到這麼多攤販我也跟著興奮起來。



這家的生魚片蓋飯是某日本朋友推薦的,果然即使已經快下午兩點了還是有幾十個人在排隊。



我點了這碗綜合生魚片蓋飯(日幣1500元),果然讓我胃口大開。除了還是不大喜歡海膽的味道外,其他的海鮮都很新鮮。我想我最喜歡花枝了吧,既脆且甘甜,鮭魚卵配著醋販吃也很不賴。偷偷觀察隔壁日本人的吃法,有的人是把芥末醬放在醬油裡和一下後,全部澆在蓋飯上;有的人是把醬油澆在蓋飯上,再沾芥末醬。



這碗ホレモン丼(日幣800元),看到一堆人捧著碗吃得津津有味所以也跟著點了。


ホレモン丼看起來很像魯肉飯,猜測是牛的內臟和蒟蒻煮成,可惜味道有點偏鹹。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24, 2008 (水曜日)

DSC02651.jpg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23, 2008 (火曜日)

土鍋ハンバーグ北斗星--白い戀人パーク--大通公園--時計台--味の時計台拉麵



【土鍋ハンバーグ北斗星】

DSC02523.jpg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22, 2008 (月曜日)

小樽:政壽司--堺町本通り商店街--小樽運河
札幌:拉麵共和國



在東京時養成的睡到自然醒的習慣果然不容易改掉,連出來旅行都一樣。早上十點多整裝完畢,我們就到札幌買了到小樽的火車票,還在候車時,學大家在車站暖爐邊取暖。

DSC02384.jpg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21, 2008 (日曜日)

拉麵街--狸小路(たぬきこじ)--博多拉麵

一大早從東京羽田機場(はねだ)出發,來到札幌的新千歲機場(ちとせ),再check in 位於貍小路的hotel後已經是下午三點了。說來好笑,我對札幌的唯一概念其實來自於村上春樹的書,我還記得在『尋羊冒險記』裡,男主角為尋找羊男,根據夢境循線來到札幌的海豚飯店,並在海豚飯店住下。印象中,札幌應該是個冰天雪地的地方,因此一看到札幌是零下五度又飄著小雪的天氣,竟讓我有種美夢成真的感覺,跟我對札幌的想像很搭。以為札幌已經很冷了,沒想到這裡的女生跟東京的女生打扮穿著沒有兩樣,一樣是短裙或短褲配上長靴,非常神勇。

DSC02347.jpg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20, 2008 (土曜日)

今天又是個閒散的一天。天空陰陰的,睡到自然醒後已經是中午了。決定去附近的咖啡館吃個三明治+咖啡的早午餐,隨手又帶了兩本書出發。

這家咖啡館很像是台灣的連鎖咖啡店,沒有什麼了不得的裝潢,不過烤牛肉三明治看起來還挺可口的樣子。偶爾沒有特定目的,隨意找間店坐下來看看書也是不錯的。

我一邊大啖切成兩份的烤牛肉三明治一邊看著帶來的「十年後愛得閃閃發亮」,一邊渡過了幾個小時。買這本書的時候以為是「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的續集,沒想到竟然是毫不相干的短篇愛情小說。也罷,這種輕鬆的小說也挺符合我現在的心情的。我輕鬆地靠著椅背看書,偶爾抬頭望望窗外,看到日本媽媽騎著腳踏車載著小鬼頭從店外人行道呼嘯而過。隔壁穿著時髦裙裝+長靴並且頂著吹得很漂亮頭髮的日本女生煞有介事地拿出印有漂亮花紋的手帕鋪在大腿上,很秀氣地坐在旁邊吃三明治,吃完把手帕拿起來抖一抖。咖啡店的店員對著新進店員侃侃而談說這桌子應該怎麼擦拭、怎麼樣處理桌腳才不會讓桌子晃來晃去。要不是因為店內其他顧客的煙味(日本沒有在室內禁菸的規定),我恐怕會坐到日落吧。

DSC02330.jpg 

晚上又很自然地晃到瀨佐味亭去。每次來瀨佐味亭總有很滿足的感覺。麵店通常都會問女性顧客要不要穿上apron以免被麵湯濺濕身上的衣服,也算是頗貼心。這次我們點的是有加了排骨的擔擔麵,日幣950元。

 

DSC02331.jpg 

金の擔擔麵--湯頭比較像是稀釋了的麻醬麵,一樣很讚。日幣1000元。



附帶一提,這裡的餃子居然是跟著鐵板一起上的!放在鐵板上的餃子發出吱吱聲響,現煎的味道應該很讚吧!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19, 2008 (金曜日)

原宿(はらじゅく)--明治神宮(めいじじんぐ)--竹下通(たけしたとり)--たいめいけん蛋包飯

今天又是個出太陽的好天氣,中午先去找H吃午飯。我們隨隨便便在東大附近的巷子裡找到一間據說H的同事中午時常來光顧的店“もり川”,叫了看起來像是竹夾魚的套餐。老闆跟服務人員都是歐巴桑等級的人,沒想到送上來的竹夾魚套餐真是價美物廉,不但只有日幣850圓,魚裡還有滿滿的卵。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18, 2008 (木曜日)

早稻田Rihga Royal Hotel--神樂坂五十番肉包

今天坐車去早稻田Rihga Royal Hote與好久不見的Eiji さん午餐。日本的地下鐵頗貴,總共才四、五站車的距離竟也被 charge兩三百元日幣,紐約不管距離多遠、怎麼換車都一樣是兩塊美金似乎還比較划算(不過地下鐵的乾淨程度似乎還是沒法比....所以還是別抱怨了....)

本來以為已經看好怎麼去了,卻還是因為走錯地鐵出口而迷了路,最後還是好心的路人甲帶我去問路邊的警察,又接連問路,好不容易找到Rihga Royal Hotel時已經是遲了二十分鐘。滿心的愧疚,然而看到四年不見的Eiji さん還是很高興,過去同窗的情形很模糊,但站在我面前的Eiji さん卻很真實。不知道是因為我已經一個星期沒說英文,還是因為Eiji さん的英文一整個退步,不知不覺我說出來的英文跟著大倒退,整個午餐變成英、日文夾雜...orz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17, 2008 (水曜日)

來到日本,與其說是來觀光的,不如說是為了休息+吃美食。雖然說許多自幼從日劇中耳熟能詳的地名也很想親自去看看,但來到這裡之後我反而變得懶洋洋,有時只是抱著我帶來的十本左右的書及H的兩本觀光日語的書來啃(究竟誰出來旅行會帶這麼多書?)。人生難得有這樣休息的時候,我想我是把這段時間過得更淋漓盡致了。然而我唯一不能妥協的,是對美食的追求。以前看國興衛視各種美食節目總是讓我流口水,現在終於來到這美食的國度,當然想要嚐嚐究竟那些究極的美食是什麼味道。雖然這次來日本太匆忙,什麼功課都沒有準備,但為了嚐到好吃的美食,總也得下個research苦功看看哪裡有好吃的東西。當然走在路上隨意走進眼前看到的店鋪有時也有意外的收穫,但既然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人人爭相在個人網站發表日本探險與美食經驗,怎麼可能不拿來參考呢?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16, 2008 (火曜日)

【上野公園】(うえのこえん)

趁著天氣回暖了一些,來到上野公園走走。公園裡可以參觀的東西很多,不但有寺廟,又有博物館、美術館及動物園,似乎可以在這耗上幾天。

公園內地圖。先拍張照片存底以免迷路。後來果然還是迷路了,這個公園實在太大了!而且這地圖根本誤導人,除了不忍池并天堂還有動物園西側以外,其餘所有東西都在山上!東京果然是丘陵地形....

DSC02221 copy.jpg     



不忍池內有一望無際的蓮花,遠方的并天堂與高樓大廈形成強烈對比。可惜來得不是時候,蓮花都枯萎了。

DSC02223 copy.jpg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ecember 14, 2008 (日曜日)

【一蘭拉麵】

在去Ichiran Ramen (一蘭拉麵)之前已經看到很多網友推薦,所以今天特地跑到LaQua(Tokyo Dome city)裡的分店,慰問自己這幾天來都還沒有吃到美食的遺憾。這家拉麵店很有趣,進去後被領到很像K書中心的位子坐下,每個人的位子與位子間都有木板隔開。侍者從裡面廚房把麵端出放在桌上後,就把面前的簾子放下,讓客人專心吃麵。雖然老闆這麼做的用意是想要客人能夠專心一意的享受眼前的拉麵,不過這麼做多少還是有點太刻意。如果拉麵真的這麼好吃的話,客人還會不專心嗎?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ember 13, 2008 (土曜日)

鎌倉(かまくら):小舟町--鶴岡八幡宮(つるがおかはちまんぐ)--建長寺(けんちょじ)--錢洗辨財天(ぜにあらいべんざいてん)

江之島(えのしま):岩屋--戀人の鐘

【鎌倉】

古色古香的鎌倉駅

DSC01948.jpg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4 Sun 2008 15:53
  • 東大

December 12, 2008(木曜日)

抵達東京第二天,還不想做太辛苦的旅行,吃完生魚片丼飯後在東大校園內走走。

東大赤門


東大校園內的銀杏樹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女子才疏學淺,以前遇到以下問題時總是惶惶然,很想知道這世界上有沒有所謂“正確“的標準可以follow,故特此為文跟大家討教以下say no的藝術:
一、與男生第一次單獨出來時,他牽起你的手或做其他親密舉動,你會:
A、告訴他「請你不要這麼做」
B、把他的手撥開,假裝沒發生
C、默默被他牽手或做其他親密舉動,但下次不會再跟他出來了
D、視你對對方的感覺而定
E、其他

二、你沒有意思的男生打電話約你出來,你會:
A、告訴他「對不起,我們不適合,請你以後不要再打電話來了」
B、告訴他「我只把你當朋友」
C、告訴他「我已經有男朋友了」
D、裝死,不接電話
E、接電話,但告訴他最近你都很忙
F、其他
歡迎踴躍發表意見,匿名方式回覆亦可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看了電影The Namesake,整整兩天,電影裡的某些片斷一直在我腦中徘徊不去。這是講一個印度移民家庭在美國生根發展的故事。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970年代,印度爸爸Ashoke來到美國念PHD,透過家人的安排回到印度娶了Ashima,之後在美國麻州定居(第一代移民)。Ashoke和Ashima在美國定居後,生了兒子Gogol和女兒Sonali/Sonia。由於Gogol和Sonia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第二代移民,很自然地非常Americanized,看印度傳統非常不順眼。男主角Gogol畢業後來到紐約成為建築師,這又與Ashoke和Ashima擁有的安靜生活形成對比。然而故事劇情在Ashoke突然心臟病發去世後有了轉折,Gogol開始接受並回歸印度傳統。

電影裡有很多地方讓我很有感觸,不單是因為它討論了親子關係,更是因為它點到了這種在美國討生活但心裡覺得無依無憑的漂泊感。我彷彿看到了很多偉大的父母用盡各種手段在美國留下來,辛辛苦苦工作(不管是做engineer或投資Dunkin’ Donuts或其他非法打工),還一邊忍受著種族歧視的屈辱,就只是為了讓小孩子在好的環境成長。

除了印度與白人文化的對比外,電影裡的另一個對比是兩代人對愛情的態度。Ashoke與Ashima的婚姻是arranged marriage,兩人一在印度舉行完婚禮後就馬上回到美國。Ashima的娘家家境不錯,來到美國後開始縮衣節食過著窮留學生的生活,對Ashima來說,一邊不但要適應一個陌生的國度與陌生的老公,一邊還得寫家書安慰印度的父母自己在美國過得很好,心裡的不安與委屈可想而知。沒想到隨著情節的發展,可以發見Ashoke與Ashima之間漸漸培養出愛情,經過了二十幾年兩人之間仍然相親相愛,非常讓人羨慕。相較兩人涵蓄的感情,下一代的Gogol的戀愛是外放的(算一算Gogol處的世代跟我們的相同)。Gogol來到紐約工作後,把名字改成Nikhil–別人都稱呼他為Nick(為什麼明明是印度發音的名字一定要被用美式發音呢?),還交了白人女友Maxine。兩老雖然是傳統的第一代移民,但教養兩個小孩子的方式卻很美式–do as you wish,雖然不喜歡Gogol交的白人女友Maxine,但還是採取開放的態度。不過後來Maxine當然是跟Gogol的家庭格格不入。譬如Maxine來到Gogol家裡做客時直呼Ashoke和Ashima的名字;Ashoke心臟病發去世時,當來參加喪禮的印度人全體都穿著白色喪服時,只有Maxine一人穿著黑色喪服出現,並且還在進到室內脫下黑色外套後,露出裡面的細肩帶。在Gogol對於父親的驟然去世自責傷心時,Maxine雖然一邊安慰Gogol,但又告訴Gogol不需要一直陪在Ashima身邊,慫恿Gogol新年假期應該還是按照兩人原先的計畫出去玩時,就知道Gogol與Maxine是注定要分手了。其實我一直認為與不同種族的人交往沒有什麼對或錯,然而錯就錯在Maxine跟Gogol交往時,沒有很認真地對待“Gogol出生自印度家庭“的事,以致於來到Gogol家時因為careless做出種種不合宜的舉動,硬生生地讓這段原本美好的感情散了。Gogol和Maxine分手後,因緣際會遇到也是出生印度家庭的Moushumi,兩人進而結婚。Moushumi是個很有主見的人,兩人的婚姻最後卻因為Moushumi與前男友搞外遇而失敗。我覺得這樣的故事反而很真實,如果說劇情因為Gogol娶的是印度老婆,從此之後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可能就顯得過假。畢竟婚姻不是因為結婚的對象跟自己是同種族的人就會有好的結果呀。

貫穿劇情主軸的男主角Gogol從一開始青少年時期的叛逆、排斥傳統印度文化到最後慢慢回歸、接受自己文化,從Ashoke的葬禮及自己的婚禮都以傳統印度方式進行中,我們可以看到Gogol心中的轉折與變化。看完這部片後,我開始對走在路上的印度人或拉丁美洲人產生異樣的親切感。尤其是在紐約這樣一個多種族並存的城市,我相信只要是非主流的種族,多多少少都有一種一邊急於想要融入白人社會,一邊又有是否堅持或放棄自己文化的矛盾(這又讓我聯想到另一個講希臘移民家庭的故事的小說Middlesex,不過當然Middlesex的重點比較傾向於敘述為什麼做為第三代移民的主角會從一個女生轉變成男生的故事)。問我們這種二十幾歲才來到美國的人“where are you from“,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問的是小ABC,或者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台灣人、印度人、拉丁美洲人,恐怕他們的回答不會這麼cut and dry。看看坐在旁邊在美國出生長大的韓國男生大衛,只有在很小的時候拜訪過韓國一次的他,有一天會不會也有這種回歸的想法,也是不得而知了。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幾天在網路上看了舒國治的台北小吃札記內容連載,看得我心神嚮往,恨不得馬上飛奔回台北按圖索驥一家一家吃到底。想想紐約好吃的東西也很多,不如我也來記載我在紐約吃到的好吃的東西吧。以前一直想當美食家,大學時還差點應徵民生報的美食特派員,現在在自己blog上能對餐廳品頭論足一番,也算是半圓了當美食家的夢吧。


好吃的拉麵店
1. Ippudo (一風堂) (65 4th Ave., NY)
推薦赤丸拉麵,以豬骨頭為底的湯頭,再加上一小坨紅味噌,第一次讓我把碗裡的湯全部喝乾。這是我在紐約吃到最好吃的拉麵,剛開張的時候沒有排隊等個一小時是不會有位子的,連老外都很愛。

開心程度:4.5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班時,我跟隔壁的韓國男生大衛隨口討論起目前工作document review的困境。我們都不喜歡做這份工作,但現在job market很差,這份工作似乎是可以讓我們pay our bills的唯一方法。何況光是十月份的失業人口就高達24萬人,失業率6.5成創十四年新高,有錢賺已經不錯了。接著我們開始如下對話: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天傑克小弟從Maryland來紐約拜訪,並帶來了六隻龍蝦當伴手禮(還是活的,真感動)。記得以前住在波士頓時只要有朋友來訪,我一定會去超市買龍蝦招待朋友,請魚販幫我蒸熟,帶回家後只要拿菜刀拆解龍蝦,並備好醬油加蒜頭,就是美味的龍蝦大餐了,比較起在大餐廳裡吃奶油龍蝦,自是經濟又實惠。離開波士頓後,就再也沒有去超市買龍蝦犒賞自己或朋友了。雖說以前由於招待龍蝦太多次,幫大家支解龍蝦的重責大任總是落在我身上,因此我拿起菜刀支解龍蝦的手法也算是利落。但在傑克面前完全是小巫見大巫。傑克在餐廳工作,據說每天要砍殺五百隻以上的龍蝦,所以看到他指揮室友準備大鍋蒸龍蝦,並且還親自為我跟室友操刀把龍蝦的身體肉大腿肉取出,自是感動異常。

outcome:我與室友各豪爽地嗑掉兩隻半龍蝦(哎哎,想當初以前我的最高紀錄是一隻半),還喝光了龍蝦腦髓,膽固醇指數升高百分之兩百。

第二天,我們三人去了每次傑克來一定會去朝聖的蕎麥屋(Sobaya)。我們每人各點了蕎麥屋的lunch set,我吃完主食seared tuna再加上蕎麥麵已經很飽了。但我們的午餐沒有就這樣結束。因為室友從來沒有去過今年開張的日本拉麵店一風堂(Ippudo),所以我們三人又決定續攤。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假的這個星期以來,我從事著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算一算在這七天之內,我一共游泳兩次、打桌球一次、打羽球一次,相當充實愉快。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Oct 13 Mon 2008 19:52
  • 朋友

在學校唸書的時候,交朋友一直是件很自然的事。有放假時大家呼朋引伴,成群結隊去賞楓去滑雪去party,也許只是因為想成為團體的一分子,為了不想被大家視為不合群的孤僻人物,所以有什麼活動就參加。現在想想,學生時期很多時候交朋友是身不由己的。出社會後,再也沒有學生時期時交朋友來得這麼順理成章,也許是個性已經定型,愈來愈不在乎曲高和寡,交朋友愈來愈挑。尤其是來到紐約之後,在這裡的交友圈等於從零開始,交朋友真的得很刻意很努力。然而住在國外,朋友總是來來去去,即使是本來常hang out的朋友有時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再hang out,這使得碩果僅存的幾位朋友更行難得。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Oct 08 Wed 2008 19:50
  • 雜感

之一
Facebook真是個恐怖東西,除了可以找到失散多年的朋友外,也會被不想被找到的人找到。今天打開信箱時收到凱文從Facebook寄來要加我為朋友的邀請信,嚇了我一跳,再仔細一看,有這種怪姓的,真的是凱文啊。不是很想加他,心裡很狐疑為什麼凱文要加我為朋友,並且強烈懷疑Facebook的功能到底是什麼的同時進到他的profile翻出他的照片來看,才發現真的是不得了。凱文把他從小到大的照片都放上去了。我沒有費心尋找小學畢業照裡哪一個才是凱文,但是凱文高中時期的照片就真的很驚人。高中時期的凱文要仔細看才可以發現跟現在的凱文是同一個人。除了臉蛋清秀、身材非常非常瘦以外,還非常時髦—-頭上居然戴了頂藝術家帽,有的時候還戴圓頂帽,身上穿的衣服也頗有品味,跟現在的凱文完完全全不同!真的讓我目瞪口呆,嘴都合不起來。原來人的身材可以變化地如此劇烈。我到底要不要加他為朋友呢?加入了又要幹嘛呢?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