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床,發現竟然沒有下雨耶,於是吃完早餐後就趕快出門,不到九點我們就到Topkapi Palace報到,連售票亭都還沒開呢,我們這又破了出門旅行早起的記錄。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下雨,於是今天我們卯起來趕行程,早上逛完Topkapi Palace後,接著去Blue Mosque(藍色清真寺),中午去Istanbul Seafood Bazaar吃海鮮。下午從Seafood Bazaar往北走到Grand Bazaar小逛一下,往西走到Suleymaniye Mosque and Kulliyah,再走到Valens Aqueduct水道橋,一天之內看六個景點,也完全破我們自助旅行的參觀行程記錄。我發現我們住的飯店地理位置真棒,不但走路兩分鐘就有路面電車車站Gulhane,而且大部分的景點都在步行範圍以內,往東走五到十分鐘就是Topkapi Palace,接著再走五到十分鐘就是藍色清真寺,往西走五到十分鐘就是香料市場。不過即使說都是步行可及,走一整天還是很累的。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土耳其旅行除了一開始H忘了辦簽證的烏龍事件以外(看這篇),我也犯了一個大錯:大概是旅遊書花了很多篇幅介紹伊斯坦堡Ataturk機場,還說從歐洲去伊斯坦堡的飛機大部分都降落在Ataturk機場,結果我就真的以為我們會在Ataturk機場降落。Ataturk機場離市中心25公里,所以我們從Ataturk機場出來之後只要坐路面電車或火車直接就可以坐到市中心,然後再轉別線電車就可以到我們的下塌的飯店了,簡單的很。結果我們從機場一出境,咦,怎麼沒有看到路面電車或者火車的指標?後來看到shuttle bus的人在拉客,經詢問之下,才知道我們是在Sabiha Gokcen機場,才不是在什麼Ataturk機場。而Sabiha Gokcen機場位在亞洲區一個遙遠的地方,不但在伊斯坦堡的地圖上找不到Sabiha Gokcen機場,而且從Sabiha Gokcen機場到市中心還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得搭計程車或者shuttle bus。查查我們的旅遊書,關於Sabiha Gokcen機場從頭到尾只寫了一句話:只有一小部分的航空公司會飛Sabiha Gokcen機場。沒想到我們就是坐那個倒楣的一小部份航空公司。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剛知道自己懷孕之後,因為身體上沒有什麼不適,所以可以說對於懷孕這件事很沒有實感。本來還覺得我還真幸運沒有morning sickness的,結果第六週之後開始覺得噁心,從只有晚上十點以後開始乾嘔,之後變成從早到晚無時無刻都在嘔。因為H大半個月都不在,沒有人轉移我的注意力的結果使我的嗅覺變得更敏感,只要我刷牙、進到廁所、聞到廚房冰箱或水槽的味道、聞到洗碗精的味道、進到車裡、睡前起床後都會想吐。我們家公寓的老舊霉味原本不會bother我的現在也會使我噁心,甚至視覺上看到不乾淨的東西也會想吐(不是我吐不出來,實在是我覺得吐出來會使我更噁心,只有靠意志力控制自己堅決不吐出來)。不過乾嘔歸乾嘔,我有時也會想說反正驗孕棒也不是百分之百準確的,也許我現在狂乾嘔只不過是潛意識裡覺得懷孕應該要嘔吐所以才會造成這種嘔吐的假懷孕現象,畢竟去看過GP(登記的家庭醫生)之後醫生也只不過幫我用驗孕紙驗孕跟幫我驗尿而已,接下來就把我refer給midwife(助產士了),在沒有經過更精密的檢驗之前,誰能確定我已經百分之百懷孕了呢?(雖然以上潛意識懷孕的理論並不能說明我日益隆起的小腹和胸部及停經是如何造成的)。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去年的聖誕節計畫去西班牙一個星期,機票旅館都訂好了之後,在當時台灣還沒有開放西班牙免簽證之下,我們特地殺到倫敦辦西班牙簽證,結果因為西班牙簽證要求三個月的銀行證明,而不巧當時我們才剛搬來英國兩個月,並沒有三個月的銀行證明。結果H的簽證沒有辦成,已經預先購買的飛機票因此被丟到水溝,從此巴塞隆納變成我心中的遺憾。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回家時不巧遇到住在樓上的六十幾歲的退休醫生,沒有辦法,只好堆出笑臉: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英國加油是self service的,所以駕駛人要下車自己拿加油管加油,加完油後人還要走到十步以外的便利商店裡付錢。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話說劍橋大學有三十幾所學院,而學院定期會舉辦的活動之一就是formal dinner。學院舉辦的formal dinner一定要是自己學院的學生,或者這些學生邀請的guest才能參加。以前說過申請劍橋大學大學部、碩士或博士學院的人是跟學院申請,而不是跟劍橋大學本身申請,偏偏post doc是直接跟老闆申請,而不用申請學院,所以我們只能像孤魂野鬼一樣,沒有自己隸屬的學院,很多資訊也極度缺乏,每天只是來往於家裡跟辦公室之間社交圈極小。所以除了讓自己人緣變好,讓這些有學院的學生邀請我們參加formal dinner以外,平常沒有什麼參加formal dinner的機會。
所以說參加台灣同學學生會是有好處的,因為只要有舉辦formal dinner的場合,台灣學生會就會幫大家買票,終於也讓我們嚐到了幾次人間的溫暖。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最近總覺得在我身上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最大的一件,就是.....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新學期剛開始的時候,為了一掃之前宅女的生活,於是把自己的生活排得滿滿的,除了原本就有參加的international women's group以外,又新加入了coffee morning和其下衍生的讀書會和craft making group。原本很少出門的我結果忽然變成天天都必須出門,搞得我自己都不習慣了。不過參加到後來才發現其實我還有個日文檢定考試得準備,結果到頭來又重新回到宅女的日子。

不過目前仍然持之以恆參加的是這裡國樂社的活動。其實對於要不要參加國樂社,我心裡也是猶豫了很久。幾年前在波士頓念書的時候,其實也是因為懷念大學時代大家一起團練的日子,所以也參加了大波士頓地區國樂團的團練,還參加了幾首曲子的錄音。不過呢,我想是因為台灣大學國樂團給我的影響跟刺激甚大,想當年咱們每個學期舉辦的音樂會、高手表演和一年一度的大專盃國樂演奏比賽,在短短三年內觸及到的曲目數目之多,深度之廣,不是我要自誇,台大國樂團在台灣已經是數一數二(我可以說數一嘛?)強的業餘學生國樂團了。又我承蒙前輩厚愛,賦予了幾次琵琶協奏曲的表演機會,在這樣過去的光芒籠罩之下,我只能說,在波士頓的國樂團裡,我只感到失望。不過那是沒有辦法的,在台灣國樂本來就不是主流,出了台灣,在國外學習國樂的機會本來就會更少。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實說我對英國人的印象滿差的,本來一直以為是只有我們社區的老人才會一天到晚找我們碴,不過後來發生樓下剛搬來、跟我們年紀相仿、彼此還沒打過招呼的鄰居,因為我們的浴室的一次漏水而忽然告上我們房東的事件後,讓我對英國人愈來愈氣餒。雖然一提到英國人,大家最先聯想到的大概是紳士風度,不過老實說我在英國很少被拉門,反而我在美國期間被拉門的次數應該是在英國的一百倍。尤其英國人很愛多管閒事,連走在路上都會被路人甲糾正“你不可以怎樣怎樣”之類的。有次跟朋友在倫敦Kings Cross火車站,上樓梯時朋友停下來找包包裡的東西,才停下來沒有兩秒鐘後來的路人甲馬上出言糾正“你們不能就這樣停在樓梯上”之類的。當時我們走的樓梯是那種很寬的樓梯,不是說我們一停下來後面的人就會被我們堵住的那種喔。紐約人的確是粗魯又沒禮貌,但我不記得紐約人有沒禮貌到這個地步啊!反正我的心眼也是頗小,人家對我的不禮貌和使白眼我都記在心上,更讓我覺得英國人真是不好相處,時常對方說了一句似乎是帶有玩笑的話,可是其中真意究竟是褒是貶都搞不清楚。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最近這兩個星期英國的天氣好的不得了,就像遲來的夏天似的每天氣溫都在25度以上,簡直是喜出望外。新的學期開始,我也決定嘗試一些不同的新鮮事,其中之一就是參觀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的唱詩班表演(evensong service)。
劍橋大學的體系跟世界上大部份國家的學校體系很不一樣,劍橋大學擁有31個學院(college),申請學校時嚴格說起來並不是跟劍橋大學申請,而是跟分別的學院申請。簡單說起來,一旦被學院錄取,該學院就跟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舉凡住宿、三餐都由該學院提供。而其中最有名的學院之一,就是國王學院。
說起來我們在劍橋已經住了一年了,因為太多人來劍橋拜訪我們,幾個有名的學院帶朋友去參觀已經不知道去了多少次,尤其是King's College的建築實在太美了,每次去市中心經過King's College的時候都會忍不住讚嘆它的美麗,拿照相機出來照個幾張,所以一年下來也累積了不少照片。不過我發現我的部落格目前為止好像對於劍橋的景點或生活著墨不多,實在是不太應該咧。

King's College正門與King's Chapel。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搬到英國之後,一方面想要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一方面又不想把在日本好不容易學會的日文忘記,這就面臨了究竟是要專攻英文或者專攻日文的兩難。有學過日文的人都知道,只要腦子裡裝了日文,英文就會很自動的變差,這兩個語感截然不同的語言似乎無法同時並存(還是只是單純我的藉口?)。自從家裡的PPS不再能收看美國影集,而英國本地產的電視節目還沒找到好看的情況之下,我很自然倒向日文那一邊,看日劇的時候很認真地拿小筆記本記下單字和實用的句子,也就是說,我雖然住在英文的發源地,結果我的英文卻因為沒有接觸的環境(?)而迅速下滑,反倒是日文卻因為天天身處在日劇的環境裡,再加上找了個語言交換的日本朋友,不管是聽還是說的能力都比在日本的時候還要好。我想我真的有點奇怪吧。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八月去巴黎時,看朋友輕輕鬆鬆做了美味的提拉米蘇,記得以前在台灣時去餐廳/咖啡廳的飯後甜點經常點提拉米蘇來吃,提拉米蘇具有多層次還帶有酒味的口感,而且每次挖來吃時一定會被上層的可可粉嗆到,沒想到居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耶,所以回家後我也練習做了提拉米蘇,在短短三個星期之內做了四次,被我當成去朋友家的見面禮。而且從來沒有失敗過耶!
材料:
1. 蛋黃3顆
2. 蛋白1.5顆
3. 糖50克(因為大部分的手指餅乾上都有灑糖粉,這裏的糖減個5g是沒問題的)
4. 一點點鹽
5. mascarpone cheese 250克(外面賣的mascarpone cheese剛好就是250克)
6. 可可粉
7. Espresso咖啡(三合一咖啡粉通常太甜,不建議)
8. 手指餅乾(英:finger cookies,美:ladyfingers)
9. 蘭姆酒 Rum(可加可不加,若要加的話可加在咖啡裡)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我們在聖彼得堡旅行的最後一天,因為是個星期六我們有一個整天可以觀光,所以我安排的是去比較遠的Tsarskoe Selo。
Tsarskoe Selo又叫做Pushkin,原本是1710年彼得大帝給妻子凱薩琳的禮物,一直到後來的伊利莎白女皇和凱薩琳大帝時期Tsarskie Selo才急速擴充。事實上Tsarskoe Selo後來也成為國家最重要的寶藏之一,1837年聖彼得堡的第一條鐵路就是在聖彼得堡和Tsarskoe Selo之間蓋的,讓皇室家族得以來往於聖彼得堡和Tsarskoe Selo之間。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們住的旅館太遙遠,離旅館最近的地鐵站Tekhnologicheskiy Inst需要步行一公里,剛開始的頭兩天我們很認命地在大太陽底下揮汗如雨,後來被我們發現在這一公里的路上有路面電車經過,之後又陸續發現除了路面電車以外,還有幾班固定號碼的小包車有直達地鐵站,我們就開始了每日公車轉地鐵的生活了。

這個大M就是地鐵“metro”的標誌。
來聖彼得堡玩最起碼要知道的俄文單字就是“入口”和“出口”,否則就要推錯門了,而且從地鐵出來之後也要看懂出口要往哪裡走。至於其他的嘛....就要看個人興趣了。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以下是抱怨文以下是抱怨文......
-----------------------------
從入住在聖彼得堡的Azimut旅館開始,我們就開始了跟蚊子和炎熱的大作戰。每天晚上因為蚊子的騷擾,睡覺時每隔一陣子就必須起來打蚊子,結果我跟H每天大約只能睡兩個小時,每天都很疲累。又傍晚我們的房間吸收了熱氣,悶熱異常,還要拿毛巾沾冷水鋪在自己身上去暑氣才能稍微安定下來。H太氣了,打蚊子時就直接把蚊子打死在牆壁上故意給旅館看,結果幾天下來我們的房間牆壁上累積了許多蚊子標本,搞得非常噁心。我下令從今天開始房間窗戶不許打開,我寧願悶死熱死也不想每天晚上打蚊子,H怎麼苦苦哀求我都不讓步。
除此之外旅館也沒有附吹風機,要跟旅館借的話又是每天50盧比,我們連借了7天,最後一天回到旅館房間時發現吹風機竟然已經被收走了,真是太過份了,我們明明租到最後一天的。打電話跟櫃台說明時,櫃台說"you should pay first"------旅館早就在我們最初借吹風機時就已經跟我們收錢了啊,結果旅館自己竟然毫無記錄,完全沒有管理的制度,好在我把當時收據都留著,最後旅館派人送來了吹風機,連聲道歉都沒有。某天我們的馬桶壞了不能沖,打電話給櫃台三催四請,結果過了快兩個小時才有人上來敲門要修馬桶,當時已經快半夜十二點。最後要check out的當天我們拖著行李下樓,想把行李借放在旅館櫃台先去吃早餐,之後就可以直奔機場了------也不行,借放行李每件要50盧比,我跟H寧願輪流一個人先去吃早餐讓另一個人看行李,也不想付旅館置放行李的錢。我太氣了,生平第一次上旅遊網站留下我對這間旅館的comment(當然是不好的comment)。
其實我覺得聖彼得堡的景點跟歐洲其他國家相比非常與眾不同,但除此之外來這裡旅遊必須有的心理準備是,不管是硬體還是軟體,如果訂的是四星的旅館就要有三星旅館的心理準備,訂三星的旅館就要有二星的心理準備。我們住的旅館算是中價位的旅館,但我想他們沒有作為服務業應該有的精神,不管我問櫃台什麼問題,永遠看到的是抱著胸部板著臉的冷冰冰答案。而且作為旅館的櫃台concierge更是代表整間旅館的門面,櫃台人員的態度不佳就會影響對整間旅館甚至國家的不好印象,這點來說真的滿可惜的。
------------------------------
結果因為H每天早上六點多就必須起床準備去開會,連續幾天的疲憊和操勞下來到今天終於不支感冒。我強迫H蹺班在旅館內好好睡一覺,直到下午我們又出發去很適合外拍的景點Smolnyy Cathedral。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在旅行書上看到Chesma Church粉色白色相間的蛋糕屋造型時,來到聖彼得堡後我就成天喊著我要去Chesma Church,但一直拖到今天我的心願才達成。
這一天H去開會,我又是在旅館房間內渡過歡樂的上網時間,直到下午三點覺得待在旅館好像有點心虛,內心天人交戰了一番最後還是把自己趕了出門。
Chesma Church位在地鐵站Moskovskaya附近,可惜我的旅遊書上的地圖沒有附比例尺,以為Chesma Church離地鐵站很近的,偏偏怎麼走看起來都不像有粉紅色蛋糕屋的影子。這一路上大約問了五個人吧,途中還經過一大片施工工地搞得自己發毛,後來一位俄羅斯阿桑親切地帶我走了三分鐘的路,帶我走過了一段鐵軌,最後用手指著右邊馬路的地方,定睛一看,粉紅色的影子驚鴻一瞥。很開心地跟阿桑道謝之後,我幾乎是興奮地快步過了馬路。

能夠真的親眼看到我的粉紅色蛋糕屋我簡直感動地要哭了。有種美夢成真的感覺。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eterhof距離聖彼得堡市中心往西開約四十分鐘車程,是彼得大帝是為了模仿凡爾賽宮,而於1714年下令建造的,有與凡爾賽宮一較高下的意思,但說實話,這裡比凡爾賽宮美多、壯觀多了。甚至我強烈地認為俄國很多所謂的宮殿都故意做得超級高調,搞得異常氣派金碧輝煌,很少有其他國家的宮殿比得過。
如果已經覺得前面Hermitage museum和冬宮的照片看起來已經夠奢華了,那麼Peterhof就更勝一籌。但Peterhof勝不在面積,Peterhof Grand Palace本身只有約三十個房間,重點是每個房間用心裝潢精雕細琢的功夫,和宮殿外面大的可怕的庭園和140個噴泉。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兩天狂走路的摧殘後,今天我宣告我要在旅館休息,等H開完會後我們再一起出門。H都說帶我出來旅遊我都在賠錢,但我覺得有什麼關係,是誰規定出門旅行一定要從早玩到晚把自己累得半死?感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放鬆心情感受旅遊的氣氛還比較重要呢,何況我今天有重要的任務,就是把爸之前留下的一大把俄羅斯舊鈔換成新鈔。
爸上次來找我們時順便帶了一些以前他去俄羅斯時沒用完的錢幣,來俄羅斯之前我把那一疊鈔票在wiki上對了一下,發現那疊鈔票裡只有一小疊是現行的俄羅斯盧比(還都是小面額的),剩下對不出來的(其中還有萬元鈔票)我想大概是舊鈔,便把那些對不出來的鈔票帶到旅館櫃台問那些鈔票現在還可以用嗎?畢竟以俄羅斯盧比對台幣1:1.03來看,那疊鈔票數一數總共有15810元,如果還可以使用的話也是筆不小的數目。
櫃台的人心不甘情不願的幫我鑑定之後,判斷這些鈔票並不是俄羅斯盧比(Russian Rubles),而是白俄羅斯盧比(Belarusian Rubles)!Okok,反正大家都是前蘇聯的一份子,幣值應該不會差很多吧,回房間後我上網查了一下,白俄羅斯盧比對俄羅斯盧比是1:0.005!!!我的媽,原來白俄羅斯這麼窮啊,我自以為我們還有這筆額外的零用錢可以用的,結果換算起來15810白俄羅斯盧比只等於88俄羅斯盧比,也就是台幣88元啊
還好我機靈沒有馬上衝到銀行換錢,否則跋山涉水+語言不通辛苦的結果,如果看到換回來的錢只有幾個銅板的話我應該會昏倒吧。
就這樣白天我在旅館內渡過了歡樂的上網時光....
H下班後我跟H約著在Peter & Paul Fortress門口見,結果一出地鐵站後Peter & Paul Fortress的指標標示不清,迷路了半小時才到,害H等了很久,誰叫我們當初跟Nokia買手機sim卡時H沒帶手機出門,回旅館試裝後,才發現H的手機根本沒有辦法使用那張sim卡,所以我們分開行動的這幾天只能依照古代人的方式,直接約在某地見面不見不散。

Cathedral of SS Peter & Paul。122.5公尺高的Bell Tower是聖彼得堡最高的建築,平常我都是靠著看那根尖塔在哪裡判斷我現在的方位。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開始H得去conference認真開會了,所以今天我只能自己一個人行動。但因為房間悶熱,又不斷被蚊子騷擾的結果整夜根本無法睡,清晨溫度降了一點才補了一點眠,最後睡到十點才起床吃早餐。但不論再怎麼拖拉終究還是得面臨自己一個人出門的命運。
不過經過之前兩天試水溫的結果,聖彼得堡的治安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糟。這裡亞洲面孔的觀光客確實很少,偶爾看到的亞洲人都是當地的蒙古人種,長相跟我們不太一樣。倒是大陸來的旅行團很多,不過這些旅行團是不會出現在地鐵或者公車裡就是了。因為每天從旅館出發到景點都要先搭公車再換搭地鐵,在這裡換乘幾次交通工具之後也逐漸習慣了,大家盯著我看也沒什麼,反正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已。而且老實說夏天在腰上繫著暗袋就等於告訴人家來搶我來搶我,到後來我也不帶暗袋了,照相機也直接背在身上。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個往往出現在聖彼得堡旅遊書的封面照片的,就是Church on Spilled Blood滴血救世主教堂(正式名稱為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 of Christ)。在聖彼得堡主要以巴洛克和新古典式建築主導之下,Church on Spilled Blood的洋蔥頭造型就顯得非常特別。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沿著Neviskiy Prospekt往涅瓦河(Neva River)的方向走,快要到盡頭的地方就是State Hermitage Museum了。State Hermitage Museum原本是凱薩琳二世(凱薩林大帝)用來陳列她收藏的歐洲藝術品(Old Hermitage),後來經過歷代皇帝陸續擴大收藏,才成為現在這樣巨大的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主要是由五棟建築構成的巨大complex。裡面有300萬件藝術品,超過120個房間的展覽,收藏了來自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德國從15世紀開始的繪畫和雕刻作品,而義大利的藝術品收藏更是可以回溯到13世紀,至少要一個星期才能把全部的東西看完。我們沒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打算在半天之內走馬看花。

State Hermitage Museum的建築群也包括冬宮(Winter Palace)在內,綠色白色相間及擁有金色浮雕的冬宮原來是伊莉莎白於1754年下令建造的,後來冬宮不但成為歷代皇室住所,1917年革命後也成為臨時政府的總部。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果我們晚上每隔一陣子就要起來打蚊子,整晚大概只睡了兩個小時。沒辦法這是H僅有的星期天,所以第二天起床後還是拖著疲累的身體去景點觀光。
第一站,我們先去聖彼得堡主要的購物大街Nevskiy Prospekt。Nevskiy Prospekt簡單說來就等於是聖彼得堡的香榭大道,除了購物以外街道兩旁都是聖彼得堡的主要景點,所以我們打算這一天就把幾個主要的景點一網打盡

Gostinyy Dvor從十八世紀中以來就已經是聖彼得堡的主要逛街區域。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上八點多飛機落地,天空呈現一片灰白色,有點像台北的天空。帶著有點緊張不安又興奮的心情,我們抵達了聖彼得堡Pulkovo-2國際機場。

聖彼得堡的機場小小的,規模大約跟我們的松山機場差不多。以上的照片是入境大樓,蓋得跟一般車站沒有兩樣。

隔壁的是出境大樓(就這樣?)
不過呢,才抵達俄羅斯的第一天,我們就被以下幾樁事件搞得很不爽。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另一個導致我神經緊張的是俄羅斯的治安問題。哥去過俄羅斯兩次,當他知道我們這次要去俄羅斯, 而且因為H要開會,大部分時間都是我自己一個人晃蕩時,就開始不斷嚇我,說俄羅斯是個治安很亂的國家,到處都有吉普賽人趁著跟人討錢時偷東西,還有種族歧視的skinhead(光頭黨)看到亞洲人就會上前毆打找麻煩;一個人旅行很危險,跟H走在一起還更糟,因為兩個亞洲人反而更會受到注目;最好是找個老外一起走,要不就是參加旅行團,千萬不要一個人;走路時昂首跨步彷彿自己是在地人一樣;把信用卡24小時緊急聯絡電話和大使館電話抄下來,熟悉俄文字母(最好是把救命的俄文背下來)。又說到他在俄羅斯的第一天就被五個警察包圍,反正他們講的是俄文也聽不懂他們說什麼,最後哥上繳了一千盧比警察才放人之類的。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再過三天,我們就要啓程去俄羅斯的聖彼得堡了。
坦白說,我從來沒有一次旅行這麼緊張過。
其實半年前當H得知有這個在聖彼得堡conference的機會之後,我就一直居心不軌鼓勵他向這個conference投paper。結果沒有意外的H的paper上了,要在這個conference中給演講。
只不過這幾個月中間我們的travel plan太多,因為暑假是旺季,一堆朋友來英國拜訪我們,先是爸媽在英國玩了三個星期,接著就換我們去俄羅斯,從俄羅斯回來之後,H要回台灣,而我要去巴黎,然後鈴木從日本來英國要在我們家住8天,接著我們才又訂下了聖誕節去伊斯坦堡的holiday plan,我簡直就要變成旅行社的業務員了。因為代辦事項太多,我總是想著做這件事之後忘了別件。
我們一貫的旅行作風其實是非常隨性的,如果是英國境內的旅遊,我們通常只是翻翻旅遊書,或者聽別人推薦來決定旅行的地點,然後大概查查這個地方有些什麼旅遊景點之後就上路了,至於怎麼去,或者行程怎麼安排,或者要去吃什麼餐廳,因為科技太方便了嘛,所以都是上了車之後把Ipad拿出來查,很快的在到第一個景點之前就火速決定了行程的順序和景點的約略背景,更仔細一點的歷史背景通常都是旅行回來之後為了整理照片和網誌時才做research一一對照。因為H要上班,所以他就更不會做功課了,有關旅行的所有事項都全權委託依賴我,任何旅遊的資訊都是我想到什麼告訴他什麼。如果我們是出國旅行,不像在英國旅行這麼方便,但基本上我已經懶惰成性,如果旅館有internet,我也只在行前大約想好我們要去的地點,然後大部份更具體詳細的行程安排通常也都留待已經到達當地之後再隨性的決定。
以上說了半天,但唯有這次去俄羅斯的旅行我完全亂了陣腳,失去了往日旅行時氣定神閒的態度。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從爸媽離開英國之後,我整整一個星期提不起興趣做任何事,家裡變得髒兮兮亂糟糟的也完全不想動手整理。
不過呢因為我們下一個旅遊的時間又到了,所以趕緊在這裡大概記錄一下他們離開英國前最後兩天的行程吧。
其實爸媽從旅行團回來之後的第三天晚上九點就得飛回台灣了,原本媽是說她想去的地方都去了(例如高地),已經沒有啥遺憾,所以隔天可以在家休息,然後第三天就可以回國了。但我想我們一定是太熱情了,英國好玩的地方都想一一帶他們去,於是隔天H又翹了班,帶他們殺到格林威治去。
格林威治我們其實去過了,不過因為當時是冬天,在市區裡吃了午餐又在大學裡散步東晃西晃之後,來到天文台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左右,天都已經黑了,因此當時天文台就無緣進去了,所以這次為了確保我們進得去天文台,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車先開到天文台旁邊再說。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接著看看時間,不得了已經四點多了,而且開到Gloucester還要一個小時,萬一我們趕到的時候教堂已經關閉了那我該怎麼辦?我作為哈利波特的粉絲真是情何以堪?
好險教堂是六點關門,所以我們五點半在Gloucester市區停好車後就很有默契地不敢在市區逗留,迅速快走往教堂前進。
不過這Gloucester是怎麼回事?感覺上Gloucester應該是個大的城市才對,結果整個市區顯得空蕩蕩的。而且這天是星期六,又不是星期天,怎麼這麼像個空城,還有奇怪的人在那裡走來走去,邊走路邊拿著棒子敲打路邊的牆壁。相反地Chipping Campden感覺是個很小的城市,反而餐廳旅館觀光客都很多。
而且,不是我種族歧視,不過Gloucester的黑人確實滿多的,我們後來在肯德雞裡十個人裡面有七個是黑人。
But anyway it is not my business,還是趕快去朝聖要緊。

Gloucester Cathedral正門。才走到這裡又下起大雨來。哎。趕快逃到教堂裡再說。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正式離開Chipping Campden之後,我們就繼續往薰衣草小城Snowshill前進。
其實Snowshill離Chipping Campden不是很遠,印象中似乎只是20分鐘的車程。
中間又經過一堆彎彎曲曲上上下下的小路。
然後不意間眼角瞥到一大片淡淡的藍紫色。

這莫不是我朝思暮想的薰衣草?H才剛停好車,我就奮不顧身奮勇向前拼命往這片淡藍色的花海裡撲去,因為草高及身,一路上還得披荊斬棘,而且一邊走一邊還被什麼植物連續扎了很多下....但我想看到薰衣草的決心實在太強烈了,這種肉身的苦痛算什麼啊....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爸媽去了旅行團之後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H又催促我繼續計畫我們兩人星期六去科茲窩的行程,所以真是一日不得閒啊。
其實科茲窩可以拜訪的地方很多,不過因為我們只有一天來回,時間有限(其實是出門時間太晚了
),只能選擇幾個我們真的很想去的地方拜訪。我們這次去科茲窩的目的有兩個:聽說科茲窩的snowshill有很大片的薰衣草,而且現在正好是開花的季節哪。以前我只看過冬天枯萎了之後的薰衣草,從來沒有看過薰衣草生氣勃勃的樣子,而且朋友拍的薰衣草照片真的是美的不得了。另外又想要去Gloucester Cathedral,因為哈利波特第一集和第二集就是在那裡拍的,我自詡為哈利波特迷,又怎麼能錯過呢?
不過呢,連開好幾個小時的車是很累的,所以我計畫先在Chipping Campden停留一陣。

車子一進入Chipping Campden,首先看到的是這個古木參天的教堂Church of St James。老實說我對這個教堂最欣賞的地方就是從入口處排列在兩旁的菩提樹了,很多樹幹都只有一半,而且樹葉像頭髮一樣只長在樹頂上。據說這十二根樹木代表的是基督的十二門徒。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