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00281.JPG

天壇占地273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天、祈穀、祈雨的神壇,距今已有五百八十餘年的歷史。

本來H說好今天可以一起去天壇的,沒想到又臨時變卦,罷了,還是按照原定計畫出門了。

 

P1200254.JPG

從天壇東門進來後,先是來到長廊,天壇的祈年殿就在不遠處了。

不過我還是小看了天壇,原本以為這裡不可能像故宮或者頤和園那樣大要讓人走斷腿了吧,結果天壇的面積竟然是故宮的四倍大!

根據wiki的說明,天壇建築的主要設計設計就是要突出天空的遼闊高遠,以表現「天」的至高無上。在布局方面,內壇位於外壇的南北中軸線以東,而圜丘壇和祈年壇又位於內壇中軸線的東面,這些都是為了增加西側的空曠程度,使人們從西邊的正門進入天壇後,就能獲得開闊的視野,以感受到上天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怪不得我東南西北的走的好累.... 

 

P1200257.JPG

天壇的祈年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

光緒十五年(1889年)時毀於雷火,於是又重建了一次。

其後又經過數次改建與修繕,所以祈年殿這幾年的樣貌又有些許不同。

 

P1200273.JPG

 

P1200274.JPG

沿著石階爬上來,抬頭看著祈年殿的圓形尖頂,突然被這樣一股神聖的氛圍包圍著,心裡又漾起一陣感動。

 

P1200275.JPG

 

P1200261.JPG

 

P1200264.JPG

還有好多對新人在這裡拍照,穿著古裝跟天壇的感覺好搭。

可是這裡不是世界遺產嘛?可以就這樣坐在上面拍照嘛?

 

P1200279.JPG

 

P1200286.JPG

皇穹宇,祭天時所使用的祭祀神牌都放在這裡。

天壇很多處建築物都採用了力學,聲學,幾何學的原理。

比如說皇穹宇,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圓形圍牆環繞,牆高3.72公尺,直徑61.5公尺,周長193.2公尺。內側牆壁牆面平整光潔,能夠有規則地傳遞聲波,而且回音悠長,所以又叫做「回音壁」。另外,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門中間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塊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門窗關閉而且附近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站立於第一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一聲;於第二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兩聲;於第三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三聲。

另外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的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做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擊,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顯著的回音。這樣當皇帝說話時,聲音可以傳很遠很遠,好像是神在對大家說話一樣,表現出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感覺。我帶的相機是定焦鏡,什麼都照不起來,索性就放棄了。

 

P1200288.JPG

另外在兩旁的副殿上可以看到皇帝舉行祭祀的眾多流程,從剛開始的齋戒到準備犧牲品,到最後的慶祝祭祀完成,是個非常繁瑣複雜的工作。

祭祀前一日,皇帝在皇家儀仗及文武百官簇擁下從紫禁城出發,穿過繁華的鬧市街區,進入幽靜深遠的神壇聖地,開始祭祀的程序。

時光飛逝,皇帝的風華時代已經灰飛煙滅,卻給後人留下了這麼一座神聖的祭祀園林。遙想百年之前的歷史,不免令人嗟嘆不已。

 

-------------

祭祀資料:

http://www.cchmi.com/tabid/770/InfoID/13888/Default.aspx

http://www.tiantanpark.com/cn/tabs/page/default.aspx?tabid=706001

交通:地鐵5號線天壇東門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borah 的頭像
    Deborah

    想飛 I WANT TO FLY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