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eville回來之後,H宣告在Seville扛小孩扛得太累了,今天只要在Granada走走逛逛就好。但我們好不容易飛來西班牙南部,錯過這次很難說下次再來是什麼時候,於是經我再三保證今天去Cordoba絕對是輕鬆行程之後,H才說好吧那我們上路吧。
經昨天在Seville的經驗我們學乖了,一到Cordoba我們就馬上找了大教堂旁的停車場把車停好,一勞永逸。
今天雖然也有飄雨,但大部份來說仍然是晴時多雲的天氣。天氣一變好,旅遊的心情就好了起來。
羅馬凱旋門。
古羅馬橋,於西元一世紀由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所建。
Cordoba在羅馬帝國時期時是重要省會之一,西元十世紀時還曾經有50萬人口,是歐洲最大的城市。
小小的巷弄。
兩旁白色基底的房子,都是賣紀念品的店鋪。
香料店。
接著我們又根據tripadvisor的介紹找了一家tapas餐廳,每道tapas都2.5歐,真是太划算啦!
好吃的炸魚。
大蒜煮蘑菇。
炸花枝基本上也是每次必點。
除了我們點的tapas以外,餐廳都會附上一大盤硬麵包,即使點的不多還是可以吃飽的啦。
這盤上來的時候我嚇了一跳,後來看英文menu這個長得像蚯蚓的是某種菇類,跟蒜油一起煮還滿香的。
哥多華清真寺Mosque--Cathedral of Cordoba。
以下介紹摘自金展旅行社的網頁:
“雖然被稱為哥多華大清真寺,但實際上它卻是一座天主教堂。在西元八世紀到十一世紀初,烏瑪雅德王朝將首都建於哥多華,這個清真寺正是回教王朝在安達魯西亞所遺留下來的最佳文化遺跡。如今我們所見到的具雙重功能的建築,一是清真寺(僅次於麥加的世界第二大清真寺,佔地2萬4千平方公尺),一是表現出回教藝術最佳典範的重要宮殿。
這座清真寺的歷史追溯到回教威麥亞王朝的阿布杜勒‧拉赫曼一世(Abd al Rahman I)於西元785至789間下令所建的,計劃在此興建一座超越巴格達的回教清真寺,隨後歷經數次的擴建而成為一座可容納2萬5千人的大型清真寺。由於大型工程耗費多時,期間綜合了多種建築風格,到了10世紀時哈克汗二世(Hakam II)更添加了豪華的裝飾包括壁龕和回教式的中庭建築。
十三世紀時,西班牙面臨基督教復興運動,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女皇和斐迪南國王結婚,夫妻倆人聯手攻打當時的阿拉伯王國,格拉那達,終於,阿拉伯人戰敗,退出伊比利半島,而哥多華重新回到基督徒的手中,那是一個對宗教有潔癖的年代,復興後理所當然的剷除異教徒文化,也包括了這座重要的清真寺,主教請示國王清真寺的命運,國王不曾看過清真寺原來攝人的美貌,大手一揮,下令將清真寺改成大教堂。還好當時負責的建築師建議保留部份清真寺美麗的原貌,修建工作持續兩百年,16世紀時完工,清真寺被改為教堂,成為一棟混合回教、天主教的奇特建築物,持續散發魅力。”
Cordoba Cathedral中庭。
哥多華清真寺裡最有名的就是這紅白相間的石柱了,據說這樣的石柱總共有850根。
裡面太美了,連不輕易覺得滿意的H都鬆口說「還好我們有來」。那我就當作這是對我的稱讚囉!
接下來有請模特兒走秀..
死亡之書--喔不,我想應該是可蘭經吧。
屋頂的裝飾,跟教堂其餘部分風格迥然不同。
這邊又變成天主教風格了,真是叫人看得非常混亂。
為了keep 我的promise,今天在哥多華清真寺輕鬆逛完之後我們就打道回府了,果然是Cordoba輕鬆一日遊啊!
參觀完Cordoba,我們的西班牙南部之旅也即將到了尾聲,第二天就得搭飛機回巴塞隆納了。
而我的西班牙南部的夢也得到了滿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