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天壇已經下午兩點了,得找個地方打打牙祭才行,於是我來到了南鑼鼓巷。
北京好多聽起來好土或者聽起來滿文藝的名字,實際上地方卻跟地名有180度的大差別。
南鑼鼓巷裡有很多胡同改造的小店面,后海是酒吧街,又稱酒吧一條街,三里屯也是酒吧街。
你說我們去后海吧,你以為是一個海邊,實際上是有個人工湖沒錯,但湖邊沿岸到處都是酒吧,外面的人拉客拉的賣力,事前不知情的人會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從南鑼鼓巷地鐵站鑽出來,一時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本來想問路的,可是應該怎麼問路比較好呢?如果問“那條很熱鬧的街”別人聽得懂嘛?
就在我猶豫不決時,看到很多人就這樣過了馬路往對面正在施工的工地鑽,我決定先跟上再說。
果然一進到巷子裡,彷彿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楊柳樹下是胡同改造的一間間小店面,人影雜沓,大白天的跟觀光夜市一樣熱鬧。
肚子餓了,一時也沒有慢慢看慢慢選擇的餘裕,馬上就排隊買了“台灣炸雞排”,坐在旁邊的石椅上吃起來。
嗚,但這雞牌為什麼是孜然的味道呢?不太對味。
記得以前學生時代好喜歡的一本小說叫美食家,書裡描述著男主角小時候拉著三輪車載著客人,在胡同巷弄裡穿梭買各種北京小吃的情景,就一直對北京胡同有著深深的憧憬。蜿蜒曲折的巷弄裡,一間間一條條,好像一轉身就會有紮著小辮子的小姑娘跑出來似的。
逛完天壇腳實在很痠,聽到這間餐廳裡飄來歌聲,表演者的聲音很吸引我,就帶著雞排走進去了。
聽了半小時的歌,出了餐廳,接著又買了有名的文宇奶酪。
店內只有五張椅子,我一買完坐了下來,店內就湧進了二十幾個人...
從南鑼鼓巷的巷子往北走十分鐘,也就來到了后海。
實在很難想像這麼一片漂亮的人工湖旁邊,竟然都是一間間的酒吧。
才大白天的,店外就有人開始拉客,於是我沒走多久,就逃離似的往煙袋斜街拐進去。
煙袋斜街原本有不少賣煙具的店鋪,現在變成商業街了。
煙袋斜街的大清郵政信櫃,該郵政所內是一個小型的北京郵政發展史展覽館,裡面有仿清朝風格專用郵戳,普通信件和明信片也可在該郵政所寄出。
-------------------------
交通:
南鑼鼓巷:地鐵6號線南鑼鼓巷站
后海:地鐵8號線什刹海站
-------------------------
晚餐時間:
海底撈火鍋店是出名的服務好,又是24小時營業,等待座位期間不但可以玩牌、做指甲,小朋友可以撈魚畫畫,還會送上小點心喔。
我們點了蝦子,服務員上來問我們要不要幫我們剝蝦殼,嚇了我一跳,趕緊說不用不用
這位先生在表演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