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想飛的鋼琴少年(美國片名:Vitus),這部片敘述一個12歲的天才兒童成長的故事,雖然是部溫馨可愛的電影(小男孩實在太可愛),但卻也有些發人省思的地方。劇中小天才的爸媽為了炫耀自己有個天才兒子,常要兒子在賓客面前彈奏鋼琴,並且為了培養寶貝兒子的能力,帶他拜訪鋼琴名師、費盡心力讓他進高中讀書。雖然小天才也愛彈琴,但是卻在媽媽的種種嚴格要求與期待下,愈來愈不快樂,為了擺脫枷鎖,小天才自導自演了一齣戲,讓家人、老師、醫師通通以為他不再是個智商180的天才,而變成了智商120的平凡人。

這不禁讓我想到,現在的父母,常常在小孩子小的時候,就逼著小孩去學琴,上才藝班,在該是蹦蹦跳跳的童年時,就被規定著許多功課,給小孩每天沒有彈琴兩小時就不可以出去玩等等限制。我記得以前去同學家玩時,發現家家客廳裡都會擺著一台鋼琴,那之後我就常想應該許多人在小時候都曾被逼著學琴吧?然而,還有多少人在爸媽不再施壓之後,還保有彈琴的習慣或者興趣呢?家裡的鋼琴最終只是成為了餵灰塵的擺設罷了。這究竟真的是「我是為了你好」,還是只是為了滿足大人的虛榮心?雖然我不是天才兒童,但看到這個小天才的故事,我看到了以前老是因為練琴而不能出去跟鄰居玩耍的小可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